如同標題,兩部話題很高的電影我都看過了。
Barbie 很有趣,就像時光機,反射出曾經或現在的狀態
Barbie 本身就是被設計出來的該時代完美角色
就像時代劇,是刻畫了當時的樣貌而演出
“物化”通常是一方執意、一方同意沈默的結果
被“物化”的本身不僅是女性,就像 Ken 認識到現實是接將男性的力量放大,顯得女性薄弱;反之,女性意識過盛,男性沒想過要抬頭
平衡、尊重、包容 和 愛 才是每個世代需要的,但是不代表不能有界限
(雖然這個世界一直在模糊界線
就像男性與女性“生理”上的差異生來就是有區隔一樣。所以...我不太喜歡芭比的開放式結局,但這樣的結局反而帶入深思,芭比 想變為“我們這世界”的女人,真?自由?
想跟她說“Welcome to real world.”
其實我還蠻喜歡在電影中 Ken表達了男性脆弱的一面 還有 Barbie對情感不怎麼上心的表現方式,因為這與實際大相徑庭
(Barbie真的演繹出當代 自我主義 那種一直糾結在“我” 的情節當中。
來到 奧本海默 的世界當中
科學家的道德、追求解答的的模糊不清的界線
這當中的掙扎,承擔的數十萬人甚至將來難以計算的傷害成本
只為 國家的強權,不能落於人後的武器發展
人類的渺小與強大,在電影當中表露無遺
很純粹的 生與死 根本已經不是問題
就像劇中愛因斯坦對奧本海默說的「你以為你懂,但你其實才要開始經歷我所經歷過的一切」
人總是對未來毫無準備,卻總愛做未知的決定,卻在經歷一切後表現得難以承受。
想到聖經中的巴別塔,人總是想要去窺探、成就對我們不一定都是好事的一切未知,事實是我們阻止不了好奇心。
創世記 11:1-9
那時,全地只有一種語言,都說一樣的話。 他們向東遷移的時候,在示拿地找到一片平原,就住在那裏。 他們彼此商量說:「來,讓我們來做磚,把磚燒透了。」他們就拿磚當石頭,又拿柏油當泥漿。 他們說:「來,讓我們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,塔頂通天。我們要為自己立名,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面上。」 耶和華降臨,要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。 耶和華說:「看哪,他們成了同一個民族,都有一樣的語言。這只是他們開始做的事,現在他們想要做的任何事,就沒有甚麼可攔阻他們了。 來,我們下去,在那裏變亂他們的語言,使他們彼此語言不通。」 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裏分散在全地面上;他們就停止建造那城了。 因為耶和華在那裏變亂了全地的語言,把人從那裏分散在全地面上,所以那城名叫巴別。
留言列表